top of page
搜尋

唐苏勤博士接受香港端传媒(Theinitium)新闻网采访

已更新:2023年12月27日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我们的生活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死亡也变得不再陌生。然而,在内地,无论是应对创伤还是哀伤,社工和心理咨询师接受的相关专业培训都很有限。直至这次疫情后,专业的“哀伤咨询”才开始走入丧亲者。

 

为此,实验室负责人唐苏勤博士接受了香港端传媒(Theinitium)新闻网的采访。根据以往的哀伤研究,意外死亡、惨痛的死亡过程、对死亡缺乏准备,都会增加个体发展出延长哀伤障碍(PGD)的可能性,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死亡,无疑具备了以上的所有因素。唐苏勤博士认为,顺利度过急性哀伤期的重要一步是接受死亡的现实。但在疫情背景下,丧亲者没有机会去医院见亲人最后一面。见不到遗体,听不到遗愿,只有一则口头消息宣告亲人的离世,加上强制的防疫政策让举行正式的告别仪式变得十分困难。同时类似“小阳人”“公羊”“母羊”这种对于感染者的污名化也堵塞了丧亲者情绪宣泄的出口,唐苏勤博士表示,这一点和自杀丧亲很相像,比如会用一些谎言来隐瞒亲人自杀的事实,这也恰恰印证了这些丧亲者没有接受亲人离世的现实。这次疫情丧亲的特殊性和广泛性也激发了国内哀伤研究和哀伤咨询等实务工作的推广,同时为后疫情时代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