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唐苏勤博士接受风尚志杂志采访
- jasminetsq0
- 2023年4月5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已更新:2023年12月27日
生与死是每个人一生中都需要面临的课题,但我们在生活中往往只关心前者,刻意忽略后者。可一旦身边的亲朋好友不幸离世,我们又将不得不面对这一问题,我们该如何看待生死?又将如何安置我们的哀伤?
近日,实验室负责人唐苏勤博士就当前进行的哀伤研究接受了风尚志杂志的采访。唐苏勤博士首先谈及了自己接触和转向哀伤研究的缘起,那是十多年前一次旨在改善汶川地震幸存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课题,但其中部分幸存者的反应和行为无法被PTSD所解释,而彼时正值国外哀伤研究也在逐步发展,于是便跟随导师将研究重点转向了哀伤。
在延长哀伤障碍(PGD)正式被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精神病学会列为一种专门的疾病后,国内外相关研究便开始了加速发展。在2019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唐苏勤博士也想用专业知识和手段为加强社会对丧亲者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做出贡献。于是在2020年,她便带领团队就疫情对丧亲者的影响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发现调查参与者的PGD患病率为大约37.8%,同时结果也提示了一些患病的风险因素。唐苏勤博士认为,新冠导致的丧亲和自杀导致的丧亲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如果小孩因抑郁症自杀去世,不少父母由于没办法把抑郁症或者自杀说出口,只能用谎言来编造故事,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还没有接受孩子去世的事实,而接受事实往往是哀伤疗愈的第一步。
留言